首页

女王视频论坛

时间:2025-05-24 22:26:17 作者:美媒揭批大规模减税法案 提醒美国民众:“除非你非常富有 否则将过得更糟” 浏览量:65508

  本报记者 吴丽蓉

  阅读提示

  自2002年以来,中国中铁累计派出379名建设者,先后20次编入中国南极考察队,主要参与了长城站、中山站、秦岭站的建设和维护。

  4月10日,“雪龙”号极地考察船停靠山东青岛,标志着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圆满结束。随队出征的中铁建工南极建设者凯旋,这一次,他们完成了秦岭站建设、开站和中山站工程建设。

  自2002年以来,中国中铁累计派出379名建设者,先后20次编入中国南极考察队,主要参与了长城站、中山站、秦岭站的建设和维护。

  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。极地考察事业的成就,离不开背后的那群建设者。在南极建设科考站,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?《工人日报》记者采访了他们。

  穿越西风带 第20次出征南极

  2023年11月1日,94名中铁建工建设者随科考队登船,踏上了前往南极的征途。

  这次考察任务由3艘船保障,“雪龙”号和“雪龙2”号从上海出发,主要执行科学考察、人员运送和后勤补给任务;“天惠”轮货船从江苏张家港出发,主要承担建设物资运送任务。

  坐船去南极,需要1个多月才能抵达终点。漫长的海上航行中,许多第一次上船的队员在最初的兴奋过后,人生体验逐渐“打开”。

  “几乎没有人不晕船的。”生产副经理罗煌勋说。他是去过13次南极的“老兵”,据他观察,队员们晕船最严重的时候当属穿越西风带。

  南半球西风带位于南纬约40度至60度之间,是进入南极必经的一道“鬼门关”。西风环流在广阔的海域上空畅通无阻,致使这里波涛汹涌,被称为“咆哮西风带”。

  10多米高的浪打过来,“雪龙”号以大约20度的摇摆幅度继续前行。第一任队长刘笃斌说,船与大涌浪之间冲撞的声音,就像是钢板之间的撞击声。船体的摇摆幅度还曾达到惊人的42度,令大家心中惧怕。队员们时而撞到头,时而被冲到床尾,时而从床上滚下来。吐得几天几夜起不来的,更是大有人在。

  2023年12月7日,“雪龙2”号和“天惠”轮历经5次破冰开道冲出冰区,抵达位于南极罗斯海海域的恩克斯堡岛。

  这是建设者第20次出征南极。此次他们派出的参建人员为历次之最,其中84人负责秦岭站主体站房建设,10人负责中山站建设与设备调试安装。

  13天卸货创纪录 天气好时就赶工

  南极的夏天是科考的黄金窗口期,时间耽误不得。还来不及欣赏极地风光,队员们即刻开始卸货。

  他们需要卸下约9300吨建设物资。队员们分为3组,一组船上卸货,一组码头装车,一组负责运输。克服复杂多变的海冰、大风等不利因素,加班加点,历时13天,他们创造了南极考察史上最快的卸货纪录。

  南极是地球的干极、寒极和风极——全球年均降水量最少,气候干燥;年均气温为零下25摄氏度,曾记录到零下89.8摄氏度的最低气温;平均每年8级以上大风有300天,曾观测到的最高风速达100米每秒。

  22岁的谢帅帅是这次最年轻的队员,负责做钢结构安装。每天早上7点去上班,他会涂上厚厚的防晒霜,戴上面罩、帽子和墨镜。天气好时,他们通常都会赶工,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。在高空干活的时候,可以看到雪山和大海,企鹅和海豹。

  “生活特别简单,没有网络,没有游戏厅、歌厅啥的。”谢帅帅说,只有在过年的那一天,可以拥有难得的休息。他说这是自己干过的最有意义的工程,回去以后要讲给身边的人听,“我在南极建中国科考站,这让我感到自豪”。

  在遥远的南极,思乡情绪难以避免。长时间远离亲人,常人难以体会的孤独有时会奔涌而来。罗煌勋参加过两次极夜越冬任务,最长的一次待了17个月,在南极参与建设的时间总共超过2000天。“家里出了天大的事情你也回不去,会感觉很无助。”在无尽的黑夜里,他也曾偷偷在墙角抹眼泪。

  不到60天 完成秦岭站主体建设

  秦岭站,坐标南纬74度56分,东经163度42分,是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。2018年在罗斯海恩克斯堡岛选址奠基后,秦岭站临时设施建设等前期准备工作已陆续完成。

  2023年12月16日,罗斯海飘起大雪。秦岭站首根钢柱顺利吊装,主体工程建设随之全面启动。装配式建筑在南极,建房子就像“搭积木”。

  第一步是钢结构搭建,“搭骨架”。钢结构采用“国内预拼装+现场安装”,大大减少现场施工时间。由于现场不具备焊接条件,钢结构拼装需要通过手动安装耐候性高强螺栓来完成,谢帅帅笑称自己每天“在罗斯海边拧螺丝”。

  第二步是模块安装,“填肉”。分为度夏、越冬、办公室、实验室、厕所五大类共84个模块,所有模块也均为国内加工、现场安装。

  第三步是幕墙板安装,“穿衣服”。幕墙板外是一层不锈钢板,背面是铝型材复合板,最里面一层有聚氨酯泡沫板,可保证这件“衣服”坚固、美观、保暖。幕墙板超过1000块,安装精度要求高,每天可以安装40到50张板。

  今年1月,在幕墙板安装的关键期,一场12级的飓风即将袭来。队员们与时间赛跑,赶在飓风来临前,在10小时的窗口期完成最后一块板的安装。在72小时的飓风连续冲击后,秦岭站毫发无损。

  这座新站大量采用轻质高强建筑技术与材料,可抵抗室内外冷热交换、零下60摄氏度超低温和海岸环境强腐蚀。所有钢柱均采用整体焊接工艺,中间无打断和接头,有效提升结构稳定性,可抵御17级以上风力。

  2月7日,“南十字星”造型的秦岭站开站,主体建筑面积5120平方米,为中国现有考察站里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,可容纳度夏考察人员80人、越冬考察人员30人。秦岭站是继长城站、中山站后的第3个常年考察站,将填补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。 【编辑:陈海峰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超5000列!前9个月阿拉山口口岸中欧(中亚)班列通行数量创新高

第二是人工智能科技及其应用,国家之间依然存在流通限制,未来一段时间,如何争取人工智能的三个核心元素——数据、算力和算法的主动权,抢占发展先机。

独家视频丨习近平:中方愿同瓦努阿图携手构建新时代中瓦命运共同体

刘结一:今年,全国政协将继续助力巩固经济向好态势,就经济领域重要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协商议政,积极建言资政、凝聚各界共识,为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。

习近平同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通电话

受国务院委托,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作了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、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工作情况的报告。报告介绍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、失能老年人照护工作情况,面临形势和存在问题,提出下一步要坚持系统建设,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总体设计;坚持整合照护,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;坚持多元参与,完善失能照护社会支持系统;坚持分层分类,优化可持续综合照护保障;坚持供需适配,多措并举加强照护队伍建设;坚持科技支撑,加快智慧养老技术研发应用;坚持安全第一,筑牢质量管理防线。

山西寿阳:汽车冲进河里 男子刚获救车被淹没

广州11月1日电(王华 子昕 廖小娟)广州地铁三号线东延段1日正式开通运营。作为承担着完善番禺、南沙与市区的快速轨道交通联系的线路,该线路的开通实现了广州地铁三、四号线换乘,进一步加密提升广州地铁线网。

和评理|成立75周年 北约在扩张的歧途上越走越远

该标准明确规定了海上风电吊篮(吊笼)的设备技术、操作、维护保养、人员防护与培训、安全检查和应急管理等要求,填补了我国海上吊篮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空白。(完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